面对疫情发展新形势,学校迅速响应,高中部全体学生1800人,自2022年3月9日起实行全封闭管理。领导班子、中层干部、100多名教师、后勤保障人员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来到校园与学生一起共克时艰,吃住在学校,杜绝与外界接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疫情当前,课堂就是战场,守护学生就是廊坊七中教师们的使命!
有的老师把八旬老人托付给亲戚照顾;有的老师把年幼孩子送回老家,让父母看管;有的孩子放了假,上网课没人约束,放到同学家寄宿;有的老师入校药物就带了五六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支架……参与封闭的老师里还有几对夫妻,两个人吃住在校,家里的困难有多大,不是当事人,或许根本无法想像。每天晚上回了宿舍,都有老师边给孩子打电话,边抹眼泪,即使这样,也没有谁选择退缩,反倒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任务,帮在封控区的同事们代课,帮出不了小区的老师准备资料……纵使与自己的孩子千般不舍,纵使有个人再大的困难,大家都一一克服,老师们的想法简单而朴素:尽我们最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学生们不能停课!
没有足够的职工宿舍,许多老师就住在学生宿舍楼里。住铁架子床,早晨亮灯时间和晚休熄灯时间与学生同步,学生起床活动,老师就醒了。师生踩着同样的步点,一起到教室上早读;然后老师们去办公室备课、判作业。放了学,学生们便跑到老师身边,亲亲热热的“腻乎“一会:“老师,你在我们什么都不怕。”“来和您说说话,我就不想家了。”“老师,我衣服拉链坏了。”
“教学楼、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们又重回学生时代。”性情豁达、乐观幽默的李建华老师如是说。
刚给年幼孩子打完电话的王新秀老师,眼睛还有点红,“不后悔封闭在学校,对于班主任,这是别无选择的事,守着学生,才能心安。”
“这次语文考试的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宿舍变成了教研室。
“确实有点担心家里的老人买不到菜,但如果我在家里,500多个高三孩子在学校里面,我肯定比现在还要焦虑。”高三年级主任刘宏伟说。
“作为一名班主任,关键时期,就得顶上,与学生同在,是唯一的选择。”当了快30年班主任的付雁冰老师说。
再次面对封校生活,刘国相主任有感而发:“经历过2020年与学生共同封校拼搏的的日子,虽艰辛却充满希望,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这段时间我一直告诉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多和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害怕,班级活动要丰富起来。”崔致远主任说。
高中部三个年级,九位年级主任,全部到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留下和热爱。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这就是七中教师展现的崇高境界和爱生操守。
学校心疼老师们辛苦,给老师们一人买了一兜水果,老师们舍不得吃,就全部带到班里,用小刀切成小块,和孩子们一起吃。孩子们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苹果。
学生头发长了,出不去剪发,老师们拿起推子,当起“托尼”,男老师剪头发,女老师帮忙洗。
晨检测温的时侯,一个学生笑着问班主任:万一我发烧了,您害怕吗?“自己孩子生病,当妈妈的只有着急,哪顾得上害怕!”班主任笑着点了点学生额头。
油印室的工作人员因为小区封控进不来,老师们就自己当起印刷工,排版、扫描、印刷,大家笑称又多了一项技能。
核酸检测开始了,老师们又化身志愿者,帮着扫码,搬运物品,维持秩序。
中午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打好饭,直接在办公室吃,吃完饭就备课,连宿舍也不回。高二桑丽改主任说,现在没有生活琐事的老师们,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但老师们没有把时间用到休息上面,而是主动加班加点,研究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看到老师们努力的样子,学生们倍受鼓舞,就这样老师、学生,你追我赶,这就是我们骄傲奋进的七中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