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风景怡人,九月的开学季别样美丽。因为疫情的原因,家长不能进入校园,老师们提前站在学校门口,笑容满面的迎接孩子们,主动帮孩子们拿东西,这件事情感动了很多家长。以后每次新的学期开始,老师们都会早早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孩子们,高中的老师们还会用购物车帮孩子们推大包小包的住宿物品,这些细节体现了七中老师的爱心与责任。
转眼三年初中生活很快过了一半儿,时间如流水般划过。回顾这一年多的时间,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孩子从小没有吃过苦,他们这一代人感觉就像是温室里的花,什么苦都没有吃过。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家去参加军训,晒得黝黑黝黑的,还好他坚持了下来,孩子的毅力在学校得到了锻炼,并且学会了叠军被,自己洗衣服,刷鞋,在生活上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腾腾从小懂事,但是呢,胆子小。我告诉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们要好好相处,多帮助同学,乐于助人;在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多向老师主动提问,虚心向同学学习。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想法很多。好在有个负责任的语文周老师提前给打了预防针,提前给普及了啥叫初二现象,让我们家长也从中受益匪浅,非常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导。每次放学回家孩子都会和我说学校的有意思的事情,三句话不离开老师,要么老师拖堂啦,要么这个搞笑了,那个写字好看了等等。我常常耐心的教育孩子,是因为老师太敬业太爱你们了,想尽量多给你们知识。
进入七中这一年多,孩子懂得了感恩。虽然他不善于表达,但是也能感觉到这个阳光男孩细腻的一面。记得是有一次放假,孩子带回来一瓶饮料,平时他都舍不得买。那是瓶他从没喝过的饮料,买后就喝了几口,把剩余的多部分给我带了回来,说让我尝尝。并不是说这瓶饮料有多贵,是孩子的一片懂得感恩的心,懂得了分享。我觉得从这一点,他长大了!还有每次放学回家上楼的时候,最沉的书和袋子他都自己抢着扛,生怕我累着。望着小小的背影,瞬间感觉这萌萌的娃儿变成了大小伙子。
除了心理上的变化,他的外貌也有了变化:比如声音好像有点沙哑,喉结有点突出,腿毛有点长了,个子也有点儿长。这一年,变化最快的就属那一双大脚:从38号、39号、40号,现在直接穿到了43号。孩子身体上的变化,明显的感觉到他进入了青春期。
他回到家后会愉快地和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高兴之余,我们当家长的确实感到了七中老师的付出和爱。日复一日,每天的早起陪读,跑操等等,我们家长可省了不少心,付出最多的还是恩师们。听孩子讲政治老师是多么的敬业,临近预产期了,还坚守在三尺讲台。我开玩笑和孩子说:“老师胎教做的真到位,从怀孕到临盆,老师真厉害,将来这个小宝宝肯定也是学霸级的”!孩子们给自己的老师都有特别亲昵的称呼:比如憨厚、大腹翩翩的“老刘”刘老师;比如幽默,爱抽烟的老吕老师;还有敬业严厉的语文老师;专业的数学老师;和蔼可亲的英语老师等等,从孩子嘴里能感觉出他很喜欢这个大家庭。还有别出心裁的奖品足以让他高兴一段时间。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感觉孩子不但学到了文化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等等,很多很多的课本之外的知识。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三年的中学生活比我们家长接触孩子的时间更久,比我们付出的更多。进入初中,我们家长基本上不会辅导作业了,因为自己学的知识都随着岁月流逝还给老师了,只能作为一个后勤了。幸好有这些在“前线”的老师们,在学校精选习题,自习课认真讲解,从来不给家长任何作业,孩子们回家后,多了很多亲子温馨时光。
进入七中,感觉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敏感、独立、多变,可塑性很强,容易学好,也容易学坏。暑假,为了让他养成坚持的好习惯,班主任每天督促他们坚持锻炼身体。不只是为了锻炼,更是为了让他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受益终身的一种品格。还不错他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了下来。通过一个暑假的锻炼,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新学期开学还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真正受益的是身体素质提上来了也没有怎么生病。后来一次病了,在家休息了两天,自己坚持带药去了学校,怕落下功课,这也是一个改变吧。
还记得去年寒假开学后,孩子的心总是收不回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那会儿真的是替他着急。老师们想法设法的和他谈心,找问题,鼓励和鞭策,经过老师的努力,很快调节了过来。
孩子回家后常常说起的,还有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舞蹈、健美操、足球、篮球、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孩子选择七中没有选择错,我们也能感觉到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开家长会,看到先进的电子班牌,投影仪、多媒体教室,学校围墙外的饭店都没了,呈现的是干净整齐的围墙,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朝气的七中,希望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越来越好,也希望七中的明天会更好!
——初二1班张誉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