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廊坊市第七中学开展了为期三周的 "生·动课堂" 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本次活动涵盖高中18 节、初中 6 节精品课例,吸引了全校教师跨学科参与听课评课,为春日校园注入教学活力。
活动中,各学科骨干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新课标理念融入课堂实践。语文组以 "分层教学" 重构知识体系,数学组通过 "问题链" 引导思维进阶,英语组创设真实情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物化生课堂则借助实验探究激发科学兴趣。跨学科听课教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拓宽教学视野,初中与高中教师也通过课程衔接研讨实现教学相长。
每堂示范课后,教研组立即开展深度评课。授课教师首先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听课教师从教学目标、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等维度进行多视角点评。"这堂历史课将家国情怀自然融入知识讲解,值得借鉴!"" 物理实验的分层设计有效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这样的专业对话在各教研组持续展开,形成" 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 的教学新常态。
本次活动也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通过 "骨干示范 - 青年跟学 - 师徒结对" 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几位青年教师在听课后表示:"示范课让我们看到了教学设计的巧妙构思,评课环节的专业指导更让我们明确了改进方向。" 学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成长导师,通过 "推门课"" 汇报课 " 等形式持续跟踪指导。
廊坊七中始终坚持 "以课堂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通过常态化开展示范课、研讨课、竞赛课等活动,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本学期主推的 “生·动课堂”,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沉闷格局,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 “活” 起来。
在理念上,强调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情感激发并行,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施层面,各学科妙招频出。如语文课堂,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让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跃然眼前,引导学生沉浸式理解文本内涵;数学则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抽象概念,像从商场打折问题讲授百分数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实用性,主动探索解题思路;英语课创设情景模拟国外旅行,学生在问路、购物等对话中锻炼听说能力,课堂氛围热烈。“生·动课堂” 让学习不再枯燥,为学生成长赋能。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将继续深耕教学改革,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以优质课堂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